第(1/3)页
初始之时,十多位被大虞皇帝派来的德正观道人皆是阳神真君。
明心虽说所修之法《大须弥优禅虚空法》强悍至极。
但也因双拳难敌四手,而被这些德正观的家伙们追得四处乱窜。
麾下信徒,也因此死的死,抓的抓。
轮转教的势力一下子便缩水了许多。
不仅如此,大虞皇帝还亲自颁发诏令。
使得天下道门,皆开始清扫起领地之内的轮转教徒,以及其他的异端。
一时之间,天下诸多道门不论情愿与否,也纷纷遵令清扫。
当大虞王朝的皇帝得位不正。
其并非是先皇的嫡长子,而是太祖的第三子。
而其身为太子的兄长早早夭折后,先帝竟是将皇位传给了他的侄子,传给了太孙。
便使得这位大虞皇帝还是燕王时,便已心有不服,蠢蠢欲动。
毕竟太祖横扫天下之时,他燕王可是立下了不世军功的。
皇位传给身为嫡长子的兄长也就罢了,如今传给一黄口小儿,却是让他心有不甘。
燕王因军功赫赫的缘故,在大虞王朝的地位并不低。
但他明白,仅凭自己的身份是无法实现想法的。
就这样,大虞皇帝还是燕王时,他便已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。
他知道他不能坐以待毙,必须趁着太孙年幼无知的时刻行动。
他暗中联络了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十多个道宗,秘密结成了同盟,准备推造反,夺取皇位。
在燕王的精心策划下,一场政变悄然上演。
德正观利用太孙年幼无知的情况,暗中控制了皇宫内的局势,让朝廷内外陷入了混乱之中。
燕王则率领着他的军队,借助清君侧的名义,一路攻破了皇宫的大门,登上了皇位。
谢缺看着这走势越发熟悉的剧情,不由一阵牙疼。
这剧情怎么这么像我大明呢?
而且自己在大周之时,丰裕帝同样也是太孙上位。
燕王同样也是想要造反,只是大概率因为自己的缘故而失败了。
不仅如此,两位燕王也同样都有着道门的拥簇。
随着燕王殿下登基,一场针对佛门势力的风暴悄然而至。
这位新帝,因为早饭之前就对天下道门作出了“灭佛”的承诺。
他在登基第二个月,便半步了“破佛令”。
首当其冲的便是那拥有悠久历史的太微寺。
太微寺,作为正统禅宗的代表,一直以来都深受皇帝的重视,其地位不可动摇。
然而,在这场风暴中,它几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围剿。
一夜之间,这座万年古寺便陷入了风雨飘摇。
而明心,便是曾经的太微寺弟子。
他在被破佛令驱逐出境之前,便是寺中备受期待的新秀。
不过他们一行人之所以能够逃出,也是因为他们当时外出,去了外地同别的佛寺交流佛法。
当破佛令的颁布,以及太微寺覆灭的消息传来时,明心一行僧人迅速作出了反应。
他们果断地舍弃了自己身上的出家度牒,将自己的身份隐藏了起来。
于是乎,他们只是被当做了山野和尚,从而避免了被认出的风险。
所以他们一行人也就只被驱逐出境,而没有受到太微寺弟子那般被绞杀的待遇。
只是他们在逃难妄想取经途中,运气不好,被黄眉老佛一阵妖风席卷了去了。
而且此间天地,谢缺能够感觉到和小西天并没有处于同一世界。
所以谢缺也是有些惊异,黄眉老佛竟是能越界抓人。
明心作为破佛令颁布三年以来的头号反贼,被大虞皇帝当做了心腹之患。
虽说其宣发的内容,大部分都是抹黑佛教的。
但其赞颂未来佛的事实,却是无法更改的。
其在名义上,就已经注定了其依旧是披着沙门的皮。
当时新帝登基半年,威势正是旺盛之时。
加上其应麾下道门之约,展开灭佛行动,便将矛头指向了出头鸟一般的轮转教。
而且当时大虞第一宗门“德正观”,因为有些功高盖主的意思。
皇帝为了敲打德正观,可谓是下了狠心。
在灭佛行动中,皇帝令德正观几乎倾巢而出。
如今,又让他们卖力地投入到这场针对转轮教的清剿行动中。
也正因此,一时间,转轮教的势力几乎在这小半年的时间里,被清剿得几乎片甲不留。
第(1/3)页